全部淨零趨勢

自然碳匯在台灣的可能運用

文/賴威安
    依據《 2023年國家溫室氣體清冊報告》的統計,2021年中華民國(台灣、澎湖、金門、馬祖地區) 溫室氣體排放量,其中發電、產生能源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佔了絕對的多數,約為268,940 千公噸二氧化碳當量(kilo-ton CO2 equivalent; k t CO2e),約占全國排放量275,157 k t CO2e 的97.7%,這是硬傷,只要是人類從事日常生活和和經濟活動都必須消耗能源,並且付上產生溫室氣體排放的代價,尤其以從事經濟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最甚,其中以工業相關部門22,156 k t CO2e 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較高,約占全國排放量的8.05%,農業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非常的低,為3231 k t CO2e,僅占全國排放量之 1.1%;廢棄物部門的排放量為2697 kt CO2e,約占全國排放量的0.97%;林業非但沒有排放量,而且還減少了21,850 k t CO2e,約抵減全國排放量的 7.9% (表一)。[1] 這意味著,森林是碳排放的一個很重要的反作用力,是一股發展碳匯不可忽視的力量。
 

[1]   行政院環境部環保署: 2023年中華民國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2023年8月出版,表ES3.1 ,ES8-ES9頁。https://unfccc.saveoursky.org.tw/nir/2023nir/uploads/00_nir_full.pdf?1109

表一: 2021年中華民國各個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部門分類 千公噸二氧化碳當量(kt CO2e) 占比%
能源部門 268,940 97.7
工業製程及產品使用部門 22,156 8.05
農業部門 3,231 1.17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變化及林業部門 -21,850 -7.94
廢棄物部門 2,679 0.97
合計 275,157 100
    既然我們知道,能源和發電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是最高的,不可諱言的,各行各業類別所消耗的能源占比,其實也是排碳量的根源,拿2021年的耗電量來說,工業部門的耗電量佔57%,農業部門的用電量僅消耗了1.2%,事實上由工業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8.05%如果再加上用電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55.68%,則幾乎可以認為工業所產生的溫室氣體量就佔了63.7% 了,而農業只用了1.2%的總消耗電量,因為耗電產生的溫室氣體量僅佔1.66%,如果加上原本的排碳量1.17%,大約是2.8%,兩者相比(55.6%和2.8%),九牛一毛,坦白說,農業溫室氣體的排放是極低的,農業的用電量這麼低,溫室氣體排放量又少得可憐,卻要農業從事者去負起減碳排的責任是有點不太公平的。

表二、2022年各部門消費電量2]
 
部門分類 2021年 2022年
用電量(億度) 占比(%) 用電量(億度) 占比(%)
能源部門 188 6.6 189.9 6.8
農業部門 33 1.2 32.6 1.2
工業部門 1614 57 1568.9 56.1
服務業部門 455 16.1 476.5 17.1
運輸部門 16 0.5 16.8 0.6
住宅部門 527 18.6 509.8 18.2
全國電力消費量 2834 (100) 2794.5 (100)
 
 

[2] 數據取自 經濟部能源局,能源統計月報,民國111年5月版;經濟部能源局,統計月報,民國112年4月版。